摘要:目的 探討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腰椎骨折的手術室護理配合方法,觀察護理效果。方法 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組,兩組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感染率2.5%、腹脹率5.0%、胸悶率2.5%、椎體前緣(1.99±0.10)cm、椎體后緣(1.30±0.05)cm、Cobb角(7.42±0.19)°、住院(4.70±0.15)d。對照組感染率2.5%、腹脹率10%、胸悶率7.5%、椎體前緣(1.48±0.23)cm、椎體后緣(0.69±0.10)cm、Cobb角(32.58±0.28)°、住院(6.98±0.90)d。兩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 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腰椎骨折期間,從體位、心理狀態等方面加強手術室護理配合,可有效促進病情康復。
關鍵詞: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 腰椎骨折 手術室護理配合
腰椎骨折為臨床常見病,患者以青壯年人群居多,多由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因素所導致。發病后,行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疾病,可有效促進骨折愈合。但圍術期,患者應激反應反生率較高,生理及心理痛苦較大。有研究指出,加強手術室護理配合,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本文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中,隨機選取80例作為樣本,闡述了手術室護理配合的方法,觀察了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腰椎骨折中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組,各40例,觀察組性別:男/女=25/15,年齡(42.81±10.19)歲。對照組性別:男/女=26/14,年齡(43.70±11.89)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1)全身麻醉,患者取仰臥位,髖部墊薄枕,腹部懸空。(2)消毒,鋪巾,傷椎棘突為中心,后正中做切口,暴露術區。(3)C臂機透視下,于傷椎上、下相鄰的椎體椎弓根部位置入椎弓根螺釘,撐開復位內固定。(4)C臂機透視下,對椎體的復位情況進行評估,復位滿意者,可給予固定。(5)采用生理鹽水沖洗切口,負壓引流,逐層縫合,術后給予抗生素常規預防感染。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以術前準備、術中配合等為主。觀察組加強手術護理干預,方法如下(1)術前干預:術前,手術室護理人員應常規探視,掌握患者的病情,在此基礎上,告知患者手術的類型、目的、流程、體位,糾正患者的錯誤認識,減輕其恐懼情緒,增強患者的依從性。(2)術中干預:當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立即迎接,詳細核對患者的姓名、手術類型等信息。此后,需立即建立靜脈通路。麻醉前,應告知患者即將麻醉,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減輕其恐懼感。麻醉成功后,應輔助患者取俯臥位,頭偏向一側。患者胸部、髂前上棘等部位,應墊軟墊,預防壓瘡。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為患者穿好衣物,蓋好被子,做好保暖,送至復蘇室,嚴密監測其生命體征。為預防躁動,可適當給予約束。(3)術后護理:待患者麻醉蘇醒后,可將患者送至病房,與病房護士交接,詳細告知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進行自我護理,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手術的安全性,促進病情康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康復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感染率2.5%、腹脹率5.0%、胸悶率2.5%、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2.2 康復情況對比
觀察組椎體前緣(1.99±0.10)cm、椎體后緣(1.30±0.05)cm、Cobb角(7.42±0.19)°、住院(4.70±0.15)d,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康復情況對比
3 討論
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腰椎骨折期間,患者恐懼情緒嚴重,并發癥發生的風險高[1]。僅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干預,雖可確保手術安全,但患者術后康復速度往往較為緩慢,且護理安全性差[2]。本文研究發現,實施常規護理后,患者感染率2.5%、腹脹率10%、胸悶率7.5%。通過對康復情況的觀察發現,本組患者椎體前緣(1.48±0.23)cm、椎體后緣(0.69±0.10)cm、Cobb角(32.58±0.28)°、住院(6.98±0.90)d。該研究結果表明,常規護理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為改善患者的預后,進一步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本院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手術室護理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術前,通過探視、健康教育等途徑對患者進行干預,可使其依從性得以提升[4]。術中,從體位、壓瘡預防、心理干預等方面進行護理,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損傷,促進椎體及Cobb角恢復[5]。術后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則可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6]。本文研究發現,實施上述手術室護理配合措施后,患者感染率2.5%、腹脹率5.0%、胸悶率2.5%,與實施常規護理相比,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優勢顯著(P<0.05)。進一步觀察發現,本組患者椎體前緣(1.99±0.10)cm、椎體后緣(1.30±0.05)cm、Cobb角(7.42±0.19)°、住院(4.70±0.15)d,與實施常規護理相比,康復效果更佳,康復速度更快,優勢顯著(P<0.05)。
綜上所述,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腰椎骨折期間,從體位、心理狀態等方面加強手術室護理配合,可有效減少并發癥,促進病情康復。
參考文獻
[1]鄔春訊,程海,孫東.經皮椎弓根螺釘與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骨折對比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3):24-25.
[2]畢青.對行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的腰椎骨折患者實施手術室綜合護理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05):15-17.
[3]聶春燕.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在腰椎滑脫經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5):8-9.
[4]顧雪萍.臨床護理路徑在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手術中的應用及效果[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11):115-117.
[5]田莉.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3):221-223.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后,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 臨床即“親臨病床”之意,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弱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
學 位: 醫學學士、醫學碩士、醫學博士
學 歷: 研究生、本科、專科、中專
學科代碼: 1002
二級學科數: 18個
歡迎報考咨詢臨床醫學專業!
上一篇:
綜合醫院護士PICC相關知識、態度及行為的現況研究
下一篇:
圍手術期護理對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術后恢復及生存質量的影響評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