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陜西省綜合醫院護士PICC相關知識、態度及行為的現狀,以期為管理部門有針對性的建立規范的培訓考核模式、提高護理質量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選取陜西省12所三級綜合醫院的686名護士為研究對象,采用自制《綜合醫院護士PICC相關知識、態度、行為調查表》進行研究。結果 綜合醫院護士PICC知識、態度、行為之間呈正相關,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醫院臨床護士的PICC知識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態度的正向傾向性尚可,參與知識培訓的積極性一般,進行過PICC置管或維護的護士其實踐行為不夠規范。
關鍵詞:綜合醫院 護士 PICC 知識、態度、行為
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引進PICC技術,因其具有微創、留置時間長、置管及輸液成功率高、相關并發癥少[1]等優點,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因不同地區受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所限,醫療水平不盡相同,進而導致各醫院PICC技術的發展水平、推廣程度層差不齊。因此本研究以陜西省12所三級綜合醫院應用PICC技術的護理單元的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為學校和醫院臨床PICC護理教育及培訓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以陜西省三級質控中心和二級質控中心掛靠醫院共12所三級綜合醫院開展PICC置管的護理單元的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其中三甲護士587名,三乙護士99名。根據樣本量粗略估算方法,樣本含量取變量數的10~20倍[2],本研究選取的樣本量按10倍計算,考慮10%的無效問卷,因此,所需最大樣本量為671。
1.2 研究工具
大量查閱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結合5位專家(西安交通大學1位護理學教師、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3名臨床護理專家、1名資深護理管理專家)咨詢意見,按照研究目的編制《綜合醫院護士PICC相關知識、態度、行為調查表》。問卷結構與內容問卷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護士PICC相關知識、態度、行為兩部分,全部為單選題和開放性問題兩種題型。(1)一般資料包含: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18個條目。(2)護士PICC相關知識、態度、行為問卷:其中護士PICC相關知識內容包含:PICC定義、PICC使用范圍不包括哪項等26個條目,PICC知識共計26分;PICC態度內容包含:PICC置管護士需要通過專業培訓和認證考試等20個條目;PICC行為內容包含:您參加過PICC相關知識和技術培訓嗎等15個條目,其中7個條目是由從事過PICC置管和維護的人員回答,屬于實踐行為。
本研究內容效度由5名專家就問卷的結構、條目的設計及措詞的準確性進行評價,并對5名腫瘤科臨床護士進行調查,依據其反饋意見對問卷進行修改與完善。內容效度指數(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采用四級評分法,按照“無相關”為1分,“弱相關”為2分,“較強相關”為3分,“強相關”為4分,計算量表的內容效度[3]。本研究中CVI值0.83,顯示該量表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
選取某三甲醫院隨機抽取符合納入標準的調查對象20名進行預調查,間隔2周重復施測。結果顯示,所有條目的Kappa系數值0.856~0.913≥0.75,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問卷的穩定性良好。Cronbach's alpha系數0.86,折半系數0.79,重測系數0.77。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所有的檢驗均用雙側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690份,回收有效問卷686份,回收率為99.42%。調查對象均為女性(100%),平均年齡(30.53±6.39)歲。見表1
表1 護士PICC相關知識、態度、行為各維度得分情況(n=686,±s)

2.2 綜合醫院護士PICC相關知識、態度、行為現狀。
護士PICC相關知識、態度、行為相關性經Pearson相關分析,護士PICC知識、態度、行為呈正相關(P<0.05)。見表2
表2 PICC相關知識、態度、行為相關性分析(n=686)
3討論
臨床護士的PICC掌握欠佳,知識掌握能力直接影響到患者能否得到正確的細致的PICC照護和健康教育。研究調查結果顯示,26個知識條目中,護士對于體外保留導管長度、雙向瓣膜PICC封管液、外周短期置管最常見的感染源、PICC消毒方法4個條目的掌握率不足50%,其中PICC消毒方法的正確率僅有26.5%,這可能是大多數護士沒有深層次地認識到預防導管相關性感染在日常護理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綜合醫院護士PICC相關知識、態度、行為存在正相關關系,說明護理人員的PICC相關知識掌握得越好,其態度與行為就越好。這表明知識是態度和行為的基礎,護士對PICC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越好,就越希望自己的專科操作更加正確和規范,獲取更多的專科知識,而這種正性、積極的態度又促使護士將學習的理論運用于實踐,實現正規置管及維護,并能主動學習專科知識。
綜上,提高護士PICC行為需要管理者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關注護士PICC實踐行為。管理者可通過醫院-科室兩級定期對護士進行PICC相關培訓,還可將PICC技術內容列為護士考核項目,促進護士PICC知信行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羅莉榮,鮮攀,彭福仙.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在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臨床醫學,2012,5(32):120-121.
[2]蘆葦,林潤,邱艷容,等.PICC專科培訓對臨床護士知信行的影響[J].福建醫藥雜志,2016,38(1):127-128.
[3]Polit DF,Beck CT,Owen SV.Is the CVI an acceptable indicator of content validity Appraisal and recommendations[J].Res Nurs Health,2007,30(4)459.
臨床醫學(英語: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據基礎醫學的基礎,對病患的問題(有關身體或心理的疑問、不適或疾病)加以診斷、治療的學科。
臨床醫學的內容極為廣泛,分類也有多種方法。 以內涵而言,涵蓋了臨床診斷學、臨床治療學等。 以所處理對象、方法或器官系統的不同,也可區分成各個臨床學科,如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小兒科學、精神醫學、神經科學、泌尿科學、 皮膚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康復醫學、麻醉學、骨科學、放射科學、急診科學等等,但以上的分類并不是統一的分類,可因各地或各醫療機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區分方式。
更廣而言之,對象是病患(人)的學科,即可加上臨床兩字,如臨床藥理學、臨床心理學等,均可歸類于臨床醫學相關的學門。
歡迎聯系我們報考臨床醫學專業。
上一篇:
普外科意外脫管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效果觀察
下一篇:
后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腰椎骨折的手術室護理配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