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研究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藥的工作模式。方法 選取20個臨床科室的靜脈用藥配置中心進行藥物配置過程中出現的用藥不合理的處方進行調查研究,探究建立合理用藥工作模式的效果。結果 在對靜脈藥物進行配置的過程中,只有合理建立用藥工作模式,建立有效的靜脈用藥處方審核干預程序,合理進行處方更正,才能夠采用更加規范的流程進行靜脈藥物配置,提升對靜脈藥物配置的合格率,提升用藥安全。結論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藥工作模式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及時對靜脈用藥的處方進行審核干預,明確干預流程,有利于減少不合理用藥及不合理配比的情況出現,提升患者應用藥物的安全性,提升治療的有效性,減少醫患糾紛,提升醫院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關鍵詞:靜脈藥物配置中心; 工作模式; 處方審核; 處方更正;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采用靜脈用藥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已經成為當前治療的主要方式,但是用藥過程中藥物配比不合理的現象,不僅無法根治患者的疾病,嚴重時還會給患者造成一定的生命危險,所以加強靜脈藥物配置的合理用藥工作模式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1]。下文就20個臨床科室的靜脈藥物配置工作進行分析,以便能夠將靜脈藥物配置工作由保障供應型轉向技術服務類型,從而能夠采用合理有效的審核干預,減少靜脈藥物配置過程中處方的漏審或者錯審。下文就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藥工作模式展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開展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20個臨時可知,將其在實際工作中的處方資料進行分析,將未實行靜脈藥物配置之前的處方隨機抽取10000份作為對照組,將實行靜脈藥物配置之后的處方隨機抽取10000份作為實驗組,經比較,兩組的靜脈用藥處方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用以比較。
1.2 方法
由臨床藥師對處方進行審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藥品的使用說明及相關的用藥規定,參考與藥物學相關的書籍,對不合理的處方進行找尋,并對處方中包含的不合理因素進行分析,并對不合理的因素進行記錄,由相關科室負責對處方內容進行修改,最終將修改后的不合理處方進行保存,并送至病區進行使用。若是科室醫生堅持使用該藥方,則需要讓醫生對處方內容進行核實,完成后讓病區自行對處方內容進行配置,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不予配置。
在對不合理處方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對其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必要藥方中所含的鉀離子成分過多,超出藥物配比的數量或者靜脈藥物配比過程中存在嚴重問題的現象的處方都被歸結為具有高風險的處方;藥物可能會引起患者的不是反應,藥效不達標或者溶劑的選擇配比出現失誤的藥方,其雖然會對患者造成影響,但是并不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這類處方被歸類為中等風險的處方[2];療效不足或者使用頻率、溶劑用量過多等處方配置錯誤的現象被歸類為低風險的處方。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處方不合理率及不合理更正率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數據均接受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計數資料用(n%)展開表述,計量資料用(x±s)的方式展開相應的表述,檢驗水準經用P<0.05分析結果,并對其進行詳細的論述,若結果證實P<0.05,則可以認定本次的研究結果具有相應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比較,在對照組患者中,處方不合理的數量為65份,處方不合理率為0.65%,在實驗組患者中,處方不合理的數量為21份,處方不合理率為0.21%,兩組處方不合理率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對照組65份處方中,已經更正的處方數量為47份,更正率為72.31%,在對照組的21份處方中,已經更正的處方數量為19,更正率為90.48%,兩組處方的更正率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實行靜脈藥物中心合理用藥工作模式之前,靜脈用藥主要是由各個病房直接分至各個藥區進行藥物的配置,在藥師進行處方審核的過程中,由于處方的數量龐大,經常會出現審核遺漏的情況發生,且由于藥師進行處方審核的速度比較緩慢,若是不能在患者用藥之前就對處方內容進行審核,則會導致病人應用不合理處方的現象出現,加大患者用藥風險[3]。在實行了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藥工作模式滯后,藥師與醫生之間能合理進行溝通協調,藥師能夠根據各個科室合理將處方中存在的問題及修改方式進行點出,減少了未實行前處方問題僅僅只能由電話進行溝通,從而出現疏漏的情況,藥師之間能夠相互溝通學習,并且能夠向臨床醫師直接咨詢配伍禁忌及藥物配置原理等多種因素,直接降低了處方中存在的高中低等風險情況,有利于合理使用藥物[4]。
研究表明,實驗組的處方不合理率0.2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0.65%,且實驗組處方的更正率90.48%顯著低于對照組的72.31%,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實施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藥工作模式后,能夠顯著降低處方的不合理率,能夠提升不合理藥方的更正率,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能提升臨床藥師審核處方的流程的規范程度,強化臨床藥師與各個科室的醫生進行溝通的情況,從而合理靜脈藥物配置,減少由于藥物配置出現問題而導致的患者治療過程中安全隱患的存在。
綜上所述,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藥工作模式具有顯著的應用意義,能夠強化對靜脈藥物的干預,有利于靜脈藥物配置的合理性,提升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李光燦.某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藥醫囑審核情況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6,34(1):111-112.
[2]祁英杰,劉廣宣,黎蘇,等.我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抗腫瘤藥物常見不合理醫囑分析[J].中南藥學,2018,15(1):135-138.
[3]徐建東,易娟娟,陳強,等.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信息化管理提升臨床藥學服務能力探索[J].中國醫院,2017,21(2):60-62.
[4]肖林.分析全程信息化藥房管理在靜脈用藥集中配制與合理用藥中的運用[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A01):439-440.
臨床醫學(英語: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據基礎醫學的基礎,對病患的問題(有關身體或心理的疑問、不適或疾病)加以診斷、治療的學科。
臨床醫學的內容極為廣泛,分類也有多種方法。 以內涵而言,涵蓋了臨床診斷學、臨床治療學等。 以所處理對象、方法或器官系統的不同,也可區分成各個臨床學科,如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小兒科學、精神醫學、神經科學、泌尿科學、 皮膚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康復醫學、麻醉學、骨科學、放射科學、急診科學等等,但以上的分類并不是統一的分類,可因各地或各醫療機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區分方式。
更廣而言之,對象是病患(人)的學科,即可加上臨床兩字,如臨床藥理學、臨床心理學等,均可歸類于臨床醫學相關的學門。
歡迎聯系我們報考臨床醫學專業。
上一篇:
直結腸癌造口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72例探析
下一篇:
心血管內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