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以直結腸癌造口患者為例,分析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44例直結腸癌造口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將患者編入實驗組與對照組,保證每組患者人數為72例,實驗組采用心理護理與常規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方式,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及患者的臨床治療依從度。結果 護理干預實施前,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的SAS評分差異與SDS評分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實施以后,兩組患者SAS評分較護理干預實施前有所改善,SDS評分較護理干預實施前有所改善,實驗組護理干預實施后的SDS評分與SA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組內差異及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的護理依從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在直結腸癌造口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與焦慮狀態,可以為患者的護理依從性的提升提供保障,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直結腸癌; 心理護理; 臨床療效;
直結腸癌嚴重威脅人體消化系統的健康。近年來直結腸癌的發病率有所增加。永久性結腸造口是治療直結腸癌的重要手段,這種治療方式會給患者的生理結構及患者心理帶來一定的沖擊[1]。本研究以直結腸癌造口患者為例,分析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44例直腸癌造口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抽取72名患者,組成實驗組,其余72名患者納入對照組。實驗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在40~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5±3.4)歲,病程在3個月至4年之間,病程平均值為(3.2±0.5)年。對照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在41~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7±3.2)歲,患者病情在2個月至4年之間,病程平均值為(3.2±0.4)年之間。經檢驗,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直結腸癌患者造口常規護理,手術之前,護理人員需要檢查患者各項身體指標,責任護士需要及時開展術前宣教。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協助麻醉醫師開展麻醉,將患者體位調整為仰臥位,手術期間積極配合主刀醫師,術后將患者送入專業病房,協助患者完成洗漱、排泄等日常必須活動。
1.2.2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心理干預護理,如在術前護理階段,護理人員會通過聊天詢問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為過于焦慮的患者提供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在健康教育開展期間,護理人員會借助宣傳圖冊講解直結腸癌健康知識,并向患者介紹主刀醫師、麻醉醫師及治療成功史,增進醫師與患者之間的了解,消除患者的焦慮。在術后護理階段,護理人員也會為患者家屬提供專業陪護指導,并要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開展個性化護理,術后護理人員也會鼓勵患者收聽舒緩的音樂,以緩解自身的焦慮心態。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及兩組患者的護理依從度。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20.0軟件實施統計學處理,SAS評分與SDS評分為計量資料,服從正態分布,采用
表示,護理依從度為計數資料,表述方式為數(n)或率(%),組內比較與組間比較均采用檢驗,如P<0.05,表明組內差異或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的SAS評分與SDS評分
護理干預實施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差異與SDS評分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實施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與SDS評分較護理干預實施前均有所改善,實驗組的SAS評分與SD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組內差異與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SAS評分與SDS評分

2.2 護理依從度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依從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護理依從度
3 討論
造口外科手術具有控制癌細胞擴散,延長患者生命的作用[2]。患者的心理狀態是造口手術的臨床效果的主要影響因素。心理護理在直結腸癌造口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可以讓患者手術期間處于平穩狀態[3]。一些研究者認為,心理護理的應用,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狀態與焦慮狀態[4]。本研究的研究結果證實了這一觀點。
心理護理涉及到了社會家庭干預和支持性心理護理干預等多種干預手段。此種護理方式可以讓造口患者加深對造口外科手術的了解,也可以讓患者對醫療活動的陌生感與恐懼感有所降低[5]。對于直結腸癌造口患者而言,此種護理方式可以有效激活患者生理層面的最佳狀態。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直結腸癌造口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與焦慮狀態,可以為患者的護理依從性的提升提供保障,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冷銳,張琴慧.心理護理在直結腸癌患者造口的臨床應用價值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04):124 127.
[2]朱早香.心理護理在直結腸癌患者造口的臨床應用價值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9):52 56.
[3]劉蔚楓.結腸癌術后結腸造口患者的護理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30):80-81.
[4]沈艷,姜珍娣.直結腸癌造口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6):2488-2489.
[5]王秋英,金艷玲.結腸癌造口術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臨床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1,19(04):126-127.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后,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 臨床即“親臨病床”之意,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弱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
學 位: 醫學學士、醫學碩士、醫學博士
學 歷: 研究生、本科、專科、中專
學科代碼: 1002
二級學科數: 18個
歡迎報考咨詢臨床醫學專業!
上一篇: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并發消化系統損害的臨床特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下一篇: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藥工作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