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護理干預對孕婦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隨機分組,對照組給予普通護理,全面組進行了全面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滿意人數;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知、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依從性、合理飲食和運動行為;護理前后血糖指標;孕婦及圍生兒結局不良比例。結果全面組滿意人數、血糖指標、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知、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依從性、合理飲食和運動行為、孕婦及圍生兒結局不良比例對比對照組有優勢,P<0.05。結論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可獲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護理干預;孕婦;圍生兒結局;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孕婦的葡萄糖代謝異常疾病,更常見于妊娠晚期。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這種疾病的發病率一直在增加。如果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很可能會引起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巨兒,產后出血和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它對孕婦和圍生兒的生命和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給孕婦家屬帶來了很多負擔和壓力[1-2],需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本研究分析了妊娠期糖尿病護理干預對孕婦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隨機分組,全面組年齡最低21歲,最高37歲(27.24±1.67)歲。初產婦28例,經產婦12例。對照組年齡最低21歲,最高38歲(27.11±1.62)歲。初產婦26例,經產婦14例。兩組資料可比。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普通護理,全面組進行了全面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在產前實時監測和檢查孕婦的血糖狀況。一旦確診為糖尿病,就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介紹疾病的原因,治療方法和護理方法,并及時向孕婦詳細解釋注意事項和其他知識,說明血糖控制良好的案例。合理開展心理疏導工作,使孕婦的情緒得到有效緩解,在消除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的基礎上,充分提高孕婦對治療的信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接受護理操作。(2)定期檢查:在懷孕的早期階段,每2周檢查一次。在妊娠晚期,檢查時間縮短為每周1次。檢查內容包括B超檢查和血糖、尿糖的測量。在這個過程中,護理人員還應該教導孕婦尿糖指數和結果判斷方法,一旦發現孕婦的血糖水平超過標準,應及時通知醫師或負責護士,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3)飲食指導:對于糖尿病孕婦,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控制飲食起關鍵作用,因此醫務人員應根據孕婦血糖水平指導孕婦有效控制血糖。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的比例。此外,維生素,鐵,鈣和其他元素適當攝入。(4)加強健康教育和指導:護理人員應對孕婦進行疾病知識教育,并說明積極預防感染的重要性,指導產婦在孕期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第五,運動指導:通過運動鍛煉,可以促進孕婦體質量的減輕,并在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和改善脂代謝紊亂的基礎上,充分促進機體葡萄糖利用率的提高,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根據孕周情況,指導產婦進行合理運動,避免劇烈運動。
1.3觀察的指標:
比較兩組滿意人數;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知、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依從性、合理飲食和運動行為;護理前后血糖指標;孕婦及圍生兒結局不良比例。
1.4統計學處理:
軟件,SPSS21.0軟件;檢驗方法:t、χ2檢驗;檢驗標準: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滿意人數:
全面組對比對照組滿意人數更高,P<0.05。見表1。
表1兩組滿意人數分析(n)

2.2血糖指標:
護理前兩組血糖指標接近,P>0.05;護理后全面組血糖指標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見表2。
表2護理前后血糖指標分析

2.3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知、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依從性、合理飲食和運動行為:
全面組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知、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依從性、合理飲食和運動行為更具優勢,P<0.05,全面組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知、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依從性、合理飲食和運動行為分別是(96.56±3.21)分、(96.20±3.11)分、(96.02±3.93)分以及(96.21±3.33)分。對照組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知、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依從性、合理飲食和運動行為分別是(81.21±3.01)分、(82.20±3.22)分、(82.93±3.21)分以及(80.01±3.33)分。
2.4孕婦及圍生兒結局不良比例:
全面組孕婦及圍生兒結局不良比例更少,P<0.05。全面組孕婦及圍生兒結局不良比例是1例(2.50%),對照組孕婦及圍生兒結局不良比例是8例(20.00%)。
3討論
作為妊娠期間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包括遺傳、年齡、體質量和飲食習慣等因素。如果孕婦的血糖水平不及時控制,就會引起一系列并發癥[3-4]。一旦發生妊娠糖尿病,將嚴重威脅孕婦和圍生兒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及時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提高孕產婦的妊娠質量,對圍生兒有較好的作用。通過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全面護理干預,可以提高孕產婦對疾病的了解,并遵醫積極接受治療以有效控制血糖。另外,通過提高健康行為,合理飲食和運動,可促進疾病臨床療效的提高。對孕婦進行心理疏導可以促進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對治療的信心的提高定期血糖檢測可以及時發現和治療血糖升高,減少不良預后的發生[5-7]。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普通護理,全面組進行了全面護理干預。數據顯示,全面組滿意人數、血糖指標、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知、妊娠期糖尿病治療依從性、合理飲食和運動行為、孕婦及圍生兒結局不良比例對比對照組有優勢,P<0.05。
綜上,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可獲得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梅華,錢紅芳,張穎.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自我管理水平對孕產婦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J].循證護理,2018,4(5):462-464.
[2]張莉萍.不同時機終止妊娠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及圍生兒結局影響[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29(4):318-319.
[3]李云.妊娠期糖尿病護理干預對孕婦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J].大醫生,2017,2(6):187-188.
[4]劉杏茹.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孕產婦及圍生兒結局影響的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14):148-149.
[5]羅文娟.妊娠期糖尿病護理干預對孕婦及圍生兒結局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24):3428-3429.
[6]王世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控制情況對圍生兒結局及其妊娠期并發癥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5):722-724.
[7]豐貴香,陳婉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產前血清網膜素1表達與圍生兒結局關系[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33):30-31.
臨床醫學(英語: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據基礎醫學的基礎,對病患的問題(有關身體或心理的疑問、不適或疾病)加以診斷、治療的學科。
臨床醫學的內容極為廣泛,分類也有多種方法。 以內涵而言,涵蓋了臨床診斷學、臨床治療學等。 以所處理對象、方法或器官系統的不同,也可區分成各個臨床學科,如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小兒科學、精神醫學、神經科學、泌尿科學、 皮膚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康復醫學、麻醉學、骨科學、放射科學、急診科學等等,但以上的分類并不是統一的分類,可因各地或各醫療機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區分方式。
更廣而言之,對象是病患(人)的學科,即可加上臨床兩字,如臨床藥理學、臨床心理學等,均可歸類于臨床醫學相關的學門。
歡迎聯系我們報考臨床醫學專業。
上一篇:
經會陰超聲檢查在女性壓力性尿失禁中的應用價值
下一篇:
恩替卡韋在HBV-DNA陽性慢加亞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