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針對患者在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中運用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所取得的效果展開分析。方法參與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進行醫治的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患者120例,運用數字表法對其分組,參照組應用全身麻醉,研究組應用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結果數據表明,研究組患者的蘇醒時間明顯比參照組低。手術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率、動脈壓與參照組進行比較明顯較低P<0.05。結論在直腸癌切除術中運用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能夠取得可觀的效果,使得患者的蘇醒時間得到有效縮短。
關鍵詞:直腸癌切除術;腹腔鏡;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療效;
直腸癌是消化系統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通常情況下其在齒狀線和直腸乙狀結腸相交處出現。目前臨床上清除病灶常使用直腸癌切除術實施。近些年微創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手術中運用不同的麻醉方式會對手術的安全性與患者的康復情況等都造成影響[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進行醫治的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患者120例,運用數字表法將其分成研究和參照兩組。在研究組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數為32例,女性患者例數為28例,患者年齡分布范圍為37~63歲,年齡中值為(46.8±3.9)歲。參照組的60個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數為35例,女性患者例數為25例,患者年齡分布范圍38~65歲,年齡中值為(48.6±4.2)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臨床基礎資料進行對比,沒有顯著性差異,能夠展開對比。
1.2方法:
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在進行手術前都要肌注阿托品以及安定。全身麻醉是參照組所運用的方法,其具體內容有運用咪達唑侖、芬太尼和維庫溴銨進行麻醉誘導,在進行連續泵注時運用丙泊酚,維庫溴銨和芬太尼靜注時需間斷性實施,吸入為1%~3%的七氟醚。設置呼吸機輔助通氣頻率為10~14次/分,10~12mL/kg為VT設置值,1∶2為I∶E設置值。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為研究組所用方法。患者穿刺的部位為T12~L1椎間隙,在頭側放置管,將2%的利多卡因注射進硬膜外腔中。運用丙泊酚靜脈泵注實現維持麻醉。呼吸參數與參照組一致。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為對比兩組患者的睜眼時間、拔管時間與正確回答問題時間。并記錄手術治療開展前后兩組患者的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2-3]。
1.4統計學方法:
這次研究中各項與所選取患者相關的數據都導入到SPSS18.0中進行處理,使用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來表示計量資料,t作為檢測指標,包括睜眼時間、拔管時間、正確回答問題時間等,計數資料則使用百分數的形式來表示,卡方作為檢測指標,主要表示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其中P<0.05時證明兩組數據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存在。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蘇醒時間:
結果數據表明,研究組患者所用的睜眼時間、拔管時間、正確回答問題時間分別為(4.7±1.6)min,(7.3±2.2)min、(8.0±2.7)min。參照組患者所用的睜眼時間、拔管時間、正確回答問題時間分別為(9.2±3.1)min、(12.2±3.9)min、(17.3±5.8)min。由此可知,研究組患者所需的蘇醒時間顯著少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說明有統計學意義存在P=0.000,t=8.082、11.797、8.002。
2.2對比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
手術治療開展前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之間沒有明顯差異,治療結束后研究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分別為(79.9±7.3)mmHg、(80.2±7.1)次/分,參照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以及心率分別為(106.5±10.2)mmHg、(103.4±7.1)次/分,研究組患者的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與參照組進行比較明顯較低,組間數據差異顯著,說明有統計學意義存在P=0.000,t=16.427、t=17.897。
3討論
直腸癌切除術運用腹腔鏡開展,將人工氣腹壓建立起來是基礎,其能夠增高患者腹腔內壓力,阻礙了靜脈回流,從而降低心排血量,使得心交感活動能力提高,很容易造成患者血壓與心率發生升高,導致高碳酸血癥的出現,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危害。在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僅僅運用全身麻醉,雖然可以在大腦皮層投射反應中起到阻止作用,但是很容易會出現手術部位刺激腦垂體,在手術過程中的應激反應比較大,而且聯合用藥能夠減少各類靜脈藥物、阿片類藥物的使用,患者蘇醒所需時間也明顯減少,姑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蘇醒時間與對照組進行比較明顯較短。硬膜外麻醉是在硬膜外腔內注射麻醉藥物,使得脊神經根得到阻滯,造成其阻滯區發生可逆性的麻醉效果。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是應用持續性給藥聯合硬膜外腔間斷注藥的原理,使得麻醉藥品的血藥濃度得到有效保持,使得神經阻滯完全得到保障,有效預防出現麻醉效果不穩定的情況[4]。
本次研究中,參照組采取全身麻醉方式,研究組采取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結果表明,研究組的蘇醒時間明顯比參照組短,研究組患者手術治療結束后血流動力學指標明顯低于參照組,位于正常范圍內。因此,在直腸癌切除術中運用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能夠取得可觀的效果,使得患者的蘇醒時間得到有效縮短,值得在臨床上推薦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謝福勇.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中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26):90-91.
[2]黃立新.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中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6,35(11):108-109.
[3]閆紀忠.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中的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3):3072-3073.
[4]錢大東,石先倫,趙志海,等.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鏡直腸癌切除術中的臨床觀察[J].重慶醫學,2013,42(27):3217-3218.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后,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 臨床即“親臨病床”之意,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弱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
學 位: 醫學學士、醫學碩士、醫學博士
學 歷: 研究生、本科、專科、中專
學科代碼: 1002
二級學科數: 18個
歡迎報考咨詢臨床醫學專業!
上一篇:
微創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對比
下一篇:
兩種入路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高齡冠心病的臨床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