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搶救過程中的意義。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醫學科就診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方式的不同分為普通護理為對照組40例,急診護理路徑為試驗組40例,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診護理路徑護理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急診護理路徑;急性心肌梗死;搶救;
急性心肌梗死為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氧缺血而造成的心肌壞死。近幾年,該病的發展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對患者的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最近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提出“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的理論[1],這就需要護理人員迅速敏捷的反應,筆者使用臨床路徑護理措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醫學科就診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方式的不同分為普通護理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39~70歲,平均年齡(55±2.3)歲,梗死位置:前間壁15例,廣泛前壁5例,下后壁12例,高側壁8例;急診護理路徑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38~70歲,平均年齡(56±2.0)歲,梗死位置:前間壁14例,廣泛前壁6例,下后壁11例,高側壁9例;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梗死位置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主要是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心肌梗死相關知識介紹,臥床休息、吸氧、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路、抽血化驗等。試驗組采取臨床路徑護理方法:(1)建立急診護理小組,專門討論對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措施,制定完善的臨床路徑,護理人員輪流對患者進行護理,由護士長作為組長,每一步操作都落實到個人頭上,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完成。(2)抓緊一切時間進行搶救,由分診護士記錄進入大門時間,越過分診臺直接進入搶救大廳的胸痛患者由搶救大廳護士記錄進入搶救大廳時間,護理人員動作迅速,開通綠色通道,通知心腦血管專家會診,3s內對患者進行血壓血氧的測定,患者進入急診室后10min內做完12導和18導心電圖、采血、快速化驗、血壓心電監護,20min內出肌鈣蛋白結果,在確定為心肌梗死后,10min內給患者口服藥和靜脈通路,協助患者服用“一包藥”,即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林180mg,給患者更換病號服,啟動導管室,記錄啟動時間,以電話打通為準,分別為技師、護士、介入主任、病房醫師。離開急診時間以患者推離急診為。各個時間節點都要記錄清晰,定期進行小組討論,研究更加快速的辦法。(3)心理疏導: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患者自己家屬在知道診斷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絕望等負面心理,護理人員為了防止負面情緒的擴大,應該及時對家屬和患者進行疏導,增加其戰勝疾病的信心。(4)疼痛護理:患者病情趨近于平穩后,為緩解患者的疼痛,進行疼痛護理。(5)日常護理:告知患者少攝入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嚴格控制飲食,避免心臟出現更大的負擔,病情平穩后可以正常飲食。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對護理的滿意度。可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 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
使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分析,進行t或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為87.5%,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n(%)]
3討論
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心肌梗死患者逐年增加,有研究顯示,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為明顯的上升趨勢,目前位居總死因順位的第4位[2]。心肌梗死與心肌供養有著直接的關系,長期缺氧狀態導致心肌細胞壞死。現代護理研究認為,護理人員必須抓緊時間護理,保證患者第一時間得到救治[3]。急診護理路徑護理方式,是筆者以及同事,借鑒現代急護理方式,在,通過多年護理經驗進行整合,從而制定出來的一套高效率的護理路徑,提高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對疾病發展的預見性,提高搶救的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主要是為了整個搶救過程中最大限度的贏得寶貴時間,為挽救患者的生命創造更多的機會[4]。目前,急診護理路徑已經逐步應用到本院心肌梗死的患者的搶救實踐中從本試驗可以看出,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路徑護理對急診護士的要求非常高,護理人員要不斷的學習護理知識,進行嚴格的培訓,對護理路徑做到熟完全掌握,護理小組人員全力配合,要求節省時間,為患者的生命爭取更多的機會,同時護理人員要學會自身調節,緩解心理壓力,避免職業緊張對搶救工作帶來負面影響。臨床路徑護理措施,可以提高護理的技術和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孟曉杰,郝君華.急診護理路徑與傳統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7):557-559.
[2]王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急診護理路徑的效果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2,(24):325-326.
[3]鄭時康,王甲文,舒娟.臨床路徑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醫學,2014,35(12):3655-3656.
[4]丁順蘋.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36例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4(1):171-172.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后,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 臨床即“親臨病床”之意,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弱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
學 位: 醫學學士、醫學碩士、醫學博士
學 歷: 研究生、本科、專科、中專
學科代碼: 1002
二級學科數: 18個
歡迎報考咨詢臨床醫學專業!
上一篇:
托伐普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低鈉血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觀察
下一篇:
對髖臼骨折患者應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聯合中藥治療的臨床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