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測定托伐普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低鈉血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來就診的符合本臨床觀察的心力衰竭患者共52例。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為25例和27例,對照組25例患者僅口服治療藥物托伐普坦片,觀察組患者則聯合口服氨氯地平,對兩組患者療效和服用后的不良反應等進行臨床觀察。結果兩組在改善心肌功能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而不良反應方面,觀察組則明顯低于對照組則,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托伐普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低鈉血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用藥對患者心肌功能改善更明顯,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更低,更有利于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托伐普坦;氨氯地平;高血壓合并低鈉血癥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心內科常見疾病,是老年多發病,慢性心力衰竭及其影響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長,心力衰竭的發病率在我國也有增長,高血壓型心臟病及冠心病的增多,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治療時,利尿劑的使用在所難免,這樣極其容易合并出現低鈉血癥,甚至腎功能損害,以至于患者無法規范用藥,使得臨床應用受限,治療上出現矛盾。而托伐普坦的應用則改善了這一矛盾,現將其聯合苯磺酸氯地平用藥的效果進行研究,研究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樣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診于本院的57例高血壓性心臟病患者,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5例,觀察組27例;對照組男患14例,女患11例,平均年齡(63±8)歲;觀察組男患15例,女患12例,平均年齡(65±7)歲;以上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統計學(P>0.05),本臨床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1)須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1]診斷標準,(2)患者的心功能分級為(NYHA)Ⅲ~Ⅳ級,(3)同時為高血壓病合并低鈉血癥患者,血清鈉<135mmol/L。(4)本人知情并自愿接受藥物治療。排除標準(符合條即任1條即排除):(1)心力衰竭的病因未得到糾正,如貧血,風濕性心臟病活動期,感染嚴重。(2)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3)植入起搏患者。(4)嚴重室性心律失常。(5)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1.3方法:
52例患者均同時接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兩組同時口服托伐普坦,起始劑量為15mg(1片),1次/天。在服用藥物3d內,可根據血鈉濃度調節藥物劑量,最大為60mg/d。實驗組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1片/次,1次/天。起始劑量為5mg,最大≤10mg。所有患者治療時3d內可調節劑量,后4d不變。注意在用藥的過程中須根據患者年齡、體質量、心率、血壓等調整個體藥量,隨訪1周,須按規則隨訪。
1.4隨訪時觀察指標:
心功能指標的檢測和評估選用超聲心動圖。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
1.5統計學方法:
SPSS19.0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均數比較行t檢驗,率的比較應用秩和檢驗,以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比較,各觀察值:
隨訪1周后,LVESD、LVEDD、LVEF等心功能各項指標比較,可見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12個月后各項指標變化情況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表現為胃痛,納差,惡心,觀察組2例。對照組3例(7%、12%)。
3討論
在臨床上,筆者發現,較多部分的心力衰竭患者都合并高血壓,可見,高血壓既是有一,也是病因,長期壓力性負荷作用,引起心臟損害,久而引起心力衰竭,治療心力衰竭,臨床常用利尿劑,眾所周知,使用利尿劑就要監測離子,因為它的最主要不良反應就是離子紊亂而引起低鈉血癥,有的甚至腎功損害,托伐普坦是非肽類選擇性AVPV2受體拮抗劑,他使腎臟排出水分的同時不排除鈉等電解質,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改善心功能,從而避免了低鈉血癥的發生,減輕腎功損害的發生。而常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它作為鈣離子拮抗劑,是通過降低細胞內的鈣離子的含量,來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在本研究過程中發現,兩組患者的心功能在治療前是無統計學差異的,治療后,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新功能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為7%對照組為12%)都具有統計學差異;本研究表明: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療心力衰竭時和托伐普坦片聯合用藥,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應,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同時有效改善患者血壓狀況,糾正利尿劑引起的低鈉血癥的,改善患者預后并提高患者生存質量[2-3]。綜上,托伐普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用藥,有效性和安全性較高,可以治療老年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患者且療效可觀,并且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可以在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中國心理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雜志,2014,42(2):98-122.
[2]何英泉,袁建平,李阿平,等.吲達帕胺聯合培哚普利治療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1):1259-1260.
[3]卜巧云,亓民.老年人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72例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6,23(11):1680-1682.
臨床醫學(英語: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據基礎醫學的基礎,對病患的問題(有關身體或心理的疑問、不適或疾病)加以診斷、治療的學科。
臨床醫學的內容極為廣泛,分類也有多種方法。 以內涵而言,涵蓋了臨床診斷學、臨床治療學等。 以所處理對象、方法或器官系統的不同,也可區分成各個臨床學科,如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小兒科學、精神醫學、神經科學、泌尿科學、 皮膚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康復醫學、麻醉學、骨科學、放射科學、急診科學等等,但以上的分類并不是統一的分類,可因各地或各醫療機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區分方式。
更廣而言之,對象是病患(人)的學科,即可加上臨床兩字,如臨床藥理學、臨床心理學等,均可歸類于臨床醫學相關的學門。
歡迎聯系我們報考臨床醫學專業。
上一篇:
對結腸癌手術患者應用整體護理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
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搶救過程中的意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