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評價分析免疫學檢驗聯合檢測用于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診斷價值。方法研究對象為60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其中活動期患者30例(活動組)、非活動期患者30例(非活動組),另選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體檢者60名(對照組),均給予研究對象實施免疫學聯合檢測,分析評價檢測結果。結果SLE活動組的IgM、IgA、IgG、C3和C4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均有明顯差異(P<0.05),非活動組IgM、IgA、IgG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但C3和C4水平與對照組無差異(P>0.05),SLE組的各項檢測指標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通過免疫學檢驗聯合檢測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可準確診斷病情發展以及評估預后,指導臨床診治,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免疫學聯合檢測;系統性紅斑狼瘡;免疫學檢驗指標;抗核抗體譜;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為一種累及全身多器官臟器的免疫系統疾病,分析該疾病發病機制與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異常相關[1]。臨床診斷該疾病時,可結合患者的癥狀以及自身抗體檢查,減少誤診漏診。本次研究中,臨床分別檢驗SLE患者、健康體檢者的血清學指標,對比聯合檢測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分析研究對象為我院從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確診收治的60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關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標準,男40例,女20例,年齡為20~55歲,平均年齡為(45.2±1.1)歲,其中活動期患者30例為活動組,非活動期患者30例為非活動組。并選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體檢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為20~58歲,平均年齡為(45.5±1.3)歲。上述研究對象的組間基本資料數據方面無差異無統計學院以(P>0.05),可對比研究。
1.2檢測方法
1.2.1檢測血清中IgM、IgA、IgG、C3和C4:
采用特種蛋白全自動分析儀以及專用試劑檢測分析受檢人員血清中的IgM、IgA、IgG、C3和C4水平。檢測方法:散射速率免疫比濁法檢測;固化相應特異性抗原于同一膜片上,利用微孔濾膜的凝集、濃縮以及滲透作用,收集檢驗樣本中特異性IgG抗體,于固相膜上抗原抗體形成復合物,固相膜上標記紅色斑點。
1.2.2ANAS、抗ds-DNA抗體以及ENA檢測:
試劑:ANAS檢測試劑、抗ds-DNA抗體、ENA檢測試劑。檢測方法:ANAS檢測方法為間接免疫熒光法,ENA檢測方法為免疫印跡法。采用識別儀收集圖像,分析不同點陣灰度值,評估檢測結果;抗ds-DNA抗體檢測方法為膠體金斑點滲濾法。
1.3統計學分析:
研究資料經SPSS21.0軟件工具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方差表示,且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檢驗,兩組間差異存在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2.1比較各組指標檢驗結果:
檢測結果表明,對比結果表明,活動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IgM、IgA、IgG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C3和C4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非活動組患者的IgM、IgA、IgG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但C3和C4水平與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比較兩組患者指標檢驗結果

2.2各項檢驗指標陽性率對比:
系統性紅斑狼瘡組60例,ANAS、抗ds-DNA抗體、ENA多肽抗體Sm、抗核糖核酸抗體ulRNP、Sm與ulRNP均陽性、抗SS-A、抗SS-B、SS-A與SS-B的陽性率分別為80.0%(48/60)、63.3%(38/60)、26.7%(16/60)、36.7%(22/60)、18.3%(11/60)、38.3%(23/60)、16.7%(10/60)、11.7%(7/60),而對照組上述各項指標檢測均顯示為陰性,對比兩組的ANAS和抗ds-DNA抗體、ENA檢測中各項指標檢測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系統性紅斑狼瘡多合并多種自身免疫機制異常,患者典型癥狀表現為體內存在大量不同于正常細胞成分的自身抗體,這些抗體不僅含量高,而且親和力較高,若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疾病繼續惡化發展[2-3]。因此臨床認為可通過檢測抗體水平,明確病情發展情況,并針對性提出治療方法。本次研究中,SLE患者活動期與非活動期的IgM、IgA、IgG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活動期補體C3、C4下降,表明SLE活動度與補體水平、免疫球蛋白密切相關。SLE中C4水平下降情況出現早于其他補體成分,且回升慢,臨床可根據該指標水平診斷、評估預后效果[4]。
當前臨床公認的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為SLE公認的標志性抗體,其活動度與其他滴度正相關,可用于指導評估患者病情發展及相關腎損傷[5]。若機體檢查抗ds-DNA抗體水平持續升高,則表明SLE腎臟損傷程度加重。抗Sm抗體、ulRNP抗體用于SLE診斷特異性較高,且不受治療以及病情程度的影響,但陽性檢出率較高[6]。本次研究中,抗Sm抗體、ulRNP抗體陽性檢出率分別為16.7%、11.7%。而未經治療干預的SLE的ANAS陽性率為80.0%,但正常人中也有少數顯示為弱陽性,因此臨床診斷時,應結合圖像進行分析,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ANAS檢測方法為間接免疫熒光法,理論上講,ENA或抗ds-DNA抗體陽性,則ANAS也應為陽性,但實際檢測中,仍有少量漏診。本次檢測中假陰性12例中,ENA陽性10例,抗ds-DNA抗體陽性2例。但若ANA檢測顯示為陽性,抗Sm或抗ds-DNA抗體顯示為陽性,則可用于確診系統性紅斑狼瘡病情。
綜上所述,臨床診斷SLE時,不能根據單一血清學試驗診斷,需結合多種血清學指標聯合檢測,提高檢測準確性,用于準確評估病情發展、治療效果以及預后情況,降低誤診漏診發生。
參考文獻
[1]何晶晶,喬永霞,王艷茹,等.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與治療[J].臨床薈萃,2016,31(5):475-481.
[2]汪倩影,胡?霞.抗核小體抗體、抗dsDNA抗體及抗C1q抗體在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21):2087-2089.
[3]季娜,李立,于箭,等.五種特異性自身抗體聯合檢測在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中的意義[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9):1263-1264.
[4]李磊,安園,劉微微.自身抗體聯合檢測在系統性紅斑狼瘡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江蘇醫藥,2016,42(11):1255-1257.
[5]高啟健,向波,劉忠民.抗核抗體兩種檢測方法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診斷性能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9):1498-1502.
[6]邢智麗.免疫學指標聯合檢測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價值[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9):1697.
臨床醫學(英語: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根據基礎醫學的基礎,對病患的問題(有關身體或心理的疑問、不適或疾病)加以診斷、治療的學科。
臨床醫學的內容極為廣泛,分類也有多種方法。 以內涵而言,涵蓋了臨床診斷學、臨床治療學等。 以所處理對象、方法或器官系統的不同,也可區分成各個臨床學科,如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小兒科學、精神醫學、神經科學、泌尿科學、 皮膚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康復醫學、麻醉學、骨科學、放射科學、急診科學等等,但以上的分類并不是統一的分類,可因各地或各醫療機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區分方式。
更廣而言之,對象是病患(人)的學科,即可加上臨床兩字,如臨床藥理學、臨床心理學等,均可歸類于臨床醫學相關的學門。
歡迎聯系我們報考臨床醫學專業。
上一篇:
腦血栓護理中細節護理的應用療效分析
下一篇:
全程優質護理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