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乙型肝炎疫苗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按照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予以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前提下加用乙型肝炎疫苗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HBV-DNA陰轉率、HBeAg陰轉率、ALT復常率以及肝功能水平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12個月與隨訪6個月的HBV-DNA陰轉率分別為82.14%、94.0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7.86%、76.19%(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12個月與隨訪6個月的HBeAg陰轉率分別為53.57%、64.29%,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38.10%、46.43%(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12個月與隨訪6個月的ALT復常率分別為83.33%、96.4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9.05%、78.57%(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6個月、12個月、隨訪6個月的ATL與AS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乙型肝炎疫苗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乙型肝炎疫苗;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效果;
乙型肝炎屬于全球的公共衛生問題。臨床研究表明,每年有將近60萬~120萬人因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死亡[1]。最近幾年,伴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在乙型肝炎病毒的治療中被廣泛應用,且獲得一定治療,但單純采用此藥物治療,病毒會產生一定耐藥性,乙型肝炎疫苗可將免疫耐受有效打破,進而實現防治乙型肝炎的目的[2]。為了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乙型肝炎疫苗治療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按照數字表法分為2組,一組予以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另一組加用乙型肝炎疫苗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肝功能情況予以比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全部患者都滿足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相關標準均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并將精神病患者、近6個月進行過免疫調節藥物治療患者等充分排除。并按照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84例患者中,有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齡最小25歲,年齡最大68歲,平均(45.45±11.26)歲。觀察組84例患者中,有男性42例,女性42例,年齡最小26歲,年齡最大70歲,平均(45.52±11.31)歲。兩組年齡等基本資料的對比(P>0.05)組間可以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每次選擇180μg進行肌內注射,每周1次。觀察組患者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的前提下采用22.5μg母牛分叉桿菌菌苗進行深部肌內注射,每周1次;選擇15μg乙型肝炎疫苗進行皮下注射,每2周1次。兩組均接受12個月的治療,隨訪6個月。
1.3觀察指標:
對HBV-DNA載量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對肝功能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BECKMANAV2700)檢測。
1.4統計學分析:
借助SPSS17.0統計軟件統計,計量資料如肝功能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如HBV-DNA陰轉率、HBeAg陰轉率、ALT復常率表示用%、χ2檢驗,P低于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效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12個月與隨訪6個月的HBV-DNA陰轉率分別為82.14%、94.0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7.86%、76.19%(χ12=4.5714,P1=0.0325;χ22=10.5734,P2=0.0011);觀察組患者治療12個月與隨訪6個月的HBeAg陰轉率分別為53.57%、64.29%,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38.10%、46.43%(χ12=4.0519,P1=0.0441;χ22=5.4194,P2=0.0199);觀察組患者治療12個月與隨訪6個月的ALT復常率分別為83.33%、96.4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9.05%、78.57%(χ12=4.7250,P1=0.0297;χ22=12.2449,P2=0.0005)。見表1。
表1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n(%)]
2.2肝功能變化:
觀察組患者治療6個月、12個月、隨訪6個月的ATL與AS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兩組患者肝功能變化比較
3討論
最近幾年,每年有60萬~120萬人因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死亡。伴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在乙型肝炎病毒治療上的應用,獲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單獨采用此藥物會使病毒產生一定耐藥性,采用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打破免疫耐受,進而實現防治乙型肝炎的目的[3]。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對病毒性肝炎的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存在對抗病毒與調節免疫力的效果,借助與細胞膜特異性的結合,形成不同種類的抗病毒蛋白物質,能夠對病毒核酸與蛋白的結合產生阻滯作用,進而對乙型肝炎的復制有效抑制。并且此藥物還可以對免疫細胞活性進行調節,對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識別具有促進作用,有效清除乙型肝炎病毒[4]。因為常規的干擾素半衰期比較短,所以,在藥物應用后會產生一定效果,對臨床效果有一定影響。聚乙二醇分支結構可于干擾素表面產生一種屏障,防止酶分解,使一般干擾素的藥物動力學有效改變,提高血藥濃度的時間[5]。乙型肝炎疫苗是免疫類特異性刺激藥物之一,借助旁路激活免疫耐受狀態下的免疫細胞,進而將機體免疫耐受能力充分打破,實現防治效果,并且乙型肝炎疫苗還可以對身體免疫系統功能具有調節作用,使患者的免疫抵抗力顯著提高[6]。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12個月與隨訪6個月的HBV-DNA陰轉率、HBeAg陰轉率、ALT復常率明顯高于單獨用藥組;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6個月、12個月、隨訪6個月的ATL與AST水平明顯低于單獨用藥組,說明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乙型肝炎疫苗的治療效果高于單獨采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
總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乙型肝炎疫苗治療,可使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改善其預后情況。
參考文獻
[1]張文華.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長期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1):70-71.
[2]徐敏.臨床觀察恩替卡韋序貫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6,26(1):36-38.
[3]敬大成,鐘森,歐陽海平,等.穴位注射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30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雜志,2016,32(6):97-99.
[4]郭健文,陳焰,李智勇,等.恩替卡韋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7,15(3):295-297.
[5]朱麗,王麗,曾義嵐,等.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恩替卡韋治療高病毒載量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6,19(1):110-113.
[6]蔡樂斌,陶娜.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療效及對血清細胞因子和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6,19(5):532-535.
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后,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 臨床即“親臨病床”之意,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從整體出發結合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和病理過程,進而確定診斷,通過預防和治療以最大程度上減弱疾病、減輕病人痛苦、恢復病人健康、保護勞動力。
學 位: 醫學學士、醫學碩士、醫學博士
學 歷: 研究生、本科、專科、中專
學科代碼: 1002
二級學科數: 18個
歡迎報考咨詢臨床醫學專業!
上一篇:
含氯消毒液對全自動酶免檢測結果影響的分析
下一篇:
VTE合并惡性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體會